
5月29日—30日,由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绵阳市工商联主办,涪江流域川渝九地(重庆市合川区、铜梁区、潼南区,四川省德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南充市、阿坝州)工商联协办,绵阳市涪城区承办的以“商联九地·区域共兴”为主题的“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协会发展合作峰会” 在四川绵阳市成功举办。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唐强致辞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重庆市工商联、绵阳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川渝九地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家代表220余人出席会议。
这是川渝九地首届商协会发展合作峰会。全程活动为期两天。峰会内容及成果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来表示。
三场活动: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发展环境考察、名优产品展览展示、“涪江夜话”产业对接合作交流。
四个省商协议:川渝两地各四个省级直属商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及成渝地区招商联盟合作协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业、建筑装饰行业、丝路经济带投资合作、国际经贸合作、新能源汽车、汽车汽配服务、区域电子商务及商贸促进等领域商会组织。
五个福建商会协议:涪江流域川渝两地的五个市(州)福建商会签订了《涪江流域闽商资源对接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六个电商协议:涪江流域川渝两地的六个市(州、区)电商协会签订了《涪江流域“九地造”产品电商平台区域合作协议》。
七大民营巨头演讲:涪江流域川渝九地7名知名民营企业家及代表性商协会会长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商协会资源对接、产业协作与协同发展作主旨演讲及研讨交流。
八个合作协议: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协会及民营企业围绕电子信息、新型显示、装备制造、新能源应用、智能制造、农旅融合等8个方面,签署了产业项目投资和区域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50.14亿元。
九地协同发展:一是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工商联系统齐聚中国(绵阳)科技城共话区域协同发展;围绕在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中同唱“双城记”,促进区域整体联动、协同发展、产业共兴,签署了《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发布《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协会协同发展联合倡议》。
涪江,是四川阿坝、广元、绵阳、德阳、遂宁、南充和重庆潼南、铜梁、合川九地的母亲河,可谓文化同根。
借国家加快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之际,在四川省委、重庆市委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和“一号工程”的战略引领下,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携手共同打造新时代区域合作新样板,由此开启流域九地全方位务实合作新篇章。
川渝九地,2022年GDP总量为14638.44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55万亿元!2025年或将逼近2万亿!特别是原绵阳地区的绵德遂广四市,去年经济总量已经逼近1万亿!
老绵阳地区四地融合,结盟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共谋发展,实现文化同根、生态共治、区域共振、产业共兴、人才共用,必将成为川渝经济第三极,有效地规避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哑铃效应,有力推动川渝地区崛起。
一个区域的崛起,首先是企业的兴旺,产业的崛起,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强大,对经济大盘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四川省工商联和重庆市工商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首届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商协会发展合作峰会在绵阳胜利召开。
本届峰会高效联动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工商联、商协会及民营企业协同推进涪江流域一体化发展,打造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必将搭建起九地民营经济产业协作、抱团发展,共促涪江流域产业共兴的崭新平台,为川渝两地同绘“双城记”的美好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绵阳市是中国科技城、涪江发源地。作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成渝第三城,是原绵阳地区的核心,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同盟的发起者。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6.9亿元、同比增长5%,在中国城市GDP百强榜中较去年上升6位。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8.5%,主要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当前,绵阳正在坚持以创新引领,深入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的五市战略,全面开启“五中心一枢纽”建设。
绵阳联动九地商协会和民营经济体,共谋发展大计,全面展示了“科技之城、产业之城、开放之城、魅力之城”的美好形象,扩大了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影响力和在涪江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峰会由绵阳市涪城区承办。这是涪城区对标市委“开放活市”战略干出“开放强区”的又一大事件。在绵期间,九地企业家共聚幸福之城,共叙涪江情、共谋涪江兴。
作为科技城的主城区,绵阳市第一大经济体,成绵渝“创新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涪城区拥有“铁公机”立体交通体系,获评全国百强区、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国创新百强区、全国工业百强区、全国幸福百强区。先后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86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26条措施、关心关爱企业家10条措施等政策,形成助力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完备政策体系。
创新打造“涪城科创大走廊”,前瞻布局无人机、机器人、连接器、传感器四大新赛道产业,人工智能、空天产业两大未来产业,“4+2”科创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特别是以天仪卫星为链主,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为上游产业,卫星数据应用、太空服务为下游产业,加速汇聚“箭星器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光通信三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特色产业蓬勃发展,“3+1”现代工业体系全面构建;特别是以惠科光电为龙头,延链聚合核心材料、关键部件等上游产业和显示终端、智能车载等下游产业,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加快成势。
与此同时,涪城区坚持做强现代服务业、做精现代农业,推动“1+6”现代服务业体系和“1+2+3”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
这里城市繁华,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汇流,主题商圈、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商贾云集,“绵州记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这里乡村美丽,“千鹤桑田”“湖光山色”“蔬香绿野”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如诗如画、宜游宜乐。这里配套优越,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9所,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等名校荟萃,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大院大所汇聚,是全国知名的科教强区。
拥有三级以上医院19家,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欧阳修、天青苑川剧、“涪鸥”芭蕾舞等特色文化品牌叫响擦亮。
创新招商引资有“热度”、项目落地有“力度”、服务企业有“温度”的营商“三度服务”,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深化落实每周企业家“早餐汇”、每季度银企“鹊桥会”、每半年企业家座谈会和重点企业全覆盖走访联系服务企业“四大常态机制”,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全省首创企业家“早餐汇”,一般每周五早上8点到9点,书记区长轮流邀请10位企业家在区委机关食堂共进早餐,搭建政企扁平化沟通交流平台,并且还把企业家“早餐汇”办到了长三角、大湾区。
高效集成下放376项政务服务事项至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三度服务”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县域案例”,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全省领先”。
“涪聚三江,城纳四海”。涪城区正以博大开放的胸怀,诚挚邀请各界朋友携手“四好涪城”,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共创辉煌!